朝阳溪河道综合整治工程(秀厢大道—罗伞岭水库)开工建设
9月5日,由建宁水务集团承担建设的朝阳溪河道综合整治工程(秀厢大道—罗伞岭水库)正式开工建设。据悉,秀厢大道—罗伞岭水库整治工程属朝阳溪整治工程的第四期工程,全长约4.4公里,为开放式河道整治项目,总投资约25.6亿元,预计2020年6月建成。
朝阳溪是一条贯穿南宁市中心城区的一条天然洪雨河流,自北向南穿过城区,河道全长14.28公里,总流域面积25.25平方公里。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,南宁市的城市面积已由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100平方公里扩展到目前的将近400平方公里,朝阳溪也逐渐变为城市河道,治理工作根据城市发展需要不断进行。南宁市政府于1996年开始了朝阳溪综合整治工程,作为城市改造的重点,整治工作着重从根本上治理河道、截流污水、还清河流、治理河岸、美化景观,从而推动周边街区旧城的更新改造。整治工程分为四期,其中一期、二期和三期一标段工程均已完成,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河道清淤、河道两岸沿岸修建截污管道,污水排至大坑口污水提升泵站,进而送至江南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,达标后排放至邕江。四期整治工程建成后,将彻底完成南宁市朝阳溪河道的综合整治。
朝阳溪秀厢大道至罗伞岭水库河段主要位于城乡结合部或“城中村”,南端起点为秀厢大道,同已建的朝阳溪河道三期工程一标段顺接,北端终点为城市高速环路南侧,全长约4.4公里,占地总面积100.9公顷,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整治工程、截污及溢流污染控制工程、海绵城市建设工程、景观绿化工程以及内源治理工程等。其中,对工程河道按照防洪标准P=2%进行工程设计,在全长宽度约为45- 660米不等的河道,开展堤防护岸、清淤、跌水坎、防洪道路等方面建设。在河道两岸共新建截污管道9.5公里,收集沿线污水输送至新建朝阳溪污水处理厂处理。建成后将解决两岸243个大小排口污水直排问题,截流污水量6万吨/天,旱季污水收集率达100%。该工程共设置6座雨污合流制调蓄池,调蓄总容积5.5万立方米。采用双层调蓄池的结构型式,底层满水后经泵组提升到上层,充分利用了竖向空间,减少开挖量并节省一倍占地。建成后将使流域范围内实现“小雨不溢流,大雨少溢流”,溢流污染控制率提升至77%,溢流频率减少至23%。
据了解,该段整治工程为敞开式建设,采用了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进行设计,结合工程区场地条件,兼顾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多重功能,配置各类海绵城市设施,满足了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年径流污染削减率的要求。在河道整治后,将沿线打造成带状生态公园,绿化面积约75.5公顷,通过设置雨水花园、生态湿塘、生态草沟、下沉式绿地等设施,选用会呼吸的地面铺装环保材料,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超过90%,雨水径流面源污染消减量大于50%的目标,并按照“水清岸绿、循环畅通、生态健康、人水和谐”的理念重塑河道多元生态环境。整段在整体景观绿化上,将采用园路及场地铺装、景观建(构)筑物、城市家具及设施小品,绿化种植、景观给排水、景观电气等设计。其中,根据场地现状布局,绿化将由北至南分为上游生态恢复区、滨湖水岸游憩区、文化康体休闲区,在绿植中穿插亲水步道、景观亭、座椅、树池、健身器材等建设,为周边居民提供游览、休憩、运动及娱乐的场所。
朝阳溪河道综合整治工程(秀厢大道-罗伞岭水库)位于老城区,由于建设年代久远,原来的建设标准偏低,致使行洪断面不足,经常造成小雨成涝、大雨成灾的局面,防洪标准仅为20年一遇。目前,工程段正处于南宁市发展重点区域,陆续开展的地铁和住宅小区建设,使原有的防洪安全不能满足基本的建设条件,严重制约区域发展。工程将结合南宁市对朝阳溪全段防洪标准提高至50 年一遇的要求实施建设(改造),采用生态护坡,拓宽行洪断面,确保整治河段行洪安全。
此外,由南宁建宁水务集团承建的朝阳溪二期(十三中--二十八中)河段的整治改造任务目前也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。朝阳溪二期(十三中--二十八中)河段整治改造工程北起二十八中暗涵入口处,终止于下游十三中附近,总长度共计约3公里。工程建设内容为暗涵扩建工程、溢流污染控制工程和截污管线工程。由于目前工程现况已建管道大部分为雨污合流管,旱季污水通过合流管进入河道,对河道水质影响很大。工程改造后,对提高朝阳溪防洪排涝能力,控制污水及雨季面源污染直排入河,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,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,改善水环境质量起到关键作用。
(集团企业文化部 谢庆/文 杨健/图)